什么是踏虎凿花?正宗湖南泸溪特产:踏虎凿花
内容摘要:想知道踏虎凿花是什么吗?本文是一篇详细介绍关于湖南泸溪特产——踏虎凿花的专题文章,由中华特产网编审小组查阅并收集与踏虎凿花的相关资料重新整理编辑而成,全文阅读时长大约需要9分钟左右,主要包括踏虎凿花的基本介绍、踏虎凿花的产品特点有哪些?踏虎凿花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踏虎凿花的制作方法、踏虎凿花的获奖荣誉等。
踏虎凿花的基本介绍
踏虎凿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因起源于该县踏虎村而得名。踏虎凿花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花样繁多、品种齐全,这种剪纸不是用剪刀铰出来的,是用刻刀凿制完成的。多用于绣花底样和庆典、祭祀活动中的装饰品,在湘西苗族服饰领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绣在衣服上的文明”,踏虎凿花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鲜明的艺术个性,精湛的工艺技巧饮誉国内外。列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踏虎凿花的产品特点有哪些?
“踏虎凿花”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花样繁多、品种齐全,是一种“不用剪刀的剪纸艺术”。“凿花”在苗语中还被称为“压本”,“压”指加工的方式,相当于“凿”。“本”就是“花”、“花样”的意思。这种剪纸不是用剪刀铰出来的,是用刻刀凿制完成的。凿花卖花是泸溪人祖辈养家糊口的本钱,也是泸溪人赖以生存的方式。泸溪踏虎凿花多用于绣花底样和庆典、祭祀活动中的装饰品,而且后者颜色上有讲究,喜事用红纸、丧事用白、黄、蓝纸。凿花图案纹样题材广泛,有花草、鸟兽、虫鱼、傩面等多种。历经数代,“踏虎凿花”在湘西苗族服饰领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绣在衣服上的文明”,刻凿过程犹如“天使般的舞蹈,神笔般的图案”。通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代代传承,形成了刀法细腻、线条流畅、作品精巧、花样繁多、独具风格的民间工艺品牌而誉满湘、鄂、川、黔等地区,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踏虎凿花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据《泸溪县志》记载,泸溪踏虎剪纸起源于清乾隆年间的泸溪踏虎乡(即合水镇踏虎村),并渐由剪纸向凿花演变。艺人们从民间凿“喜钱”(人们春节时贴在门楣上祭祀用品)的工序中得到启发,由刀剪改为刀刻(即“凿”)。当踏虎剪纸在工艺流程上有了独特变化后,当地人便把它称做“凿花”或“扎花”。着名作家沈从文曾专门撰文介绍踏虎凿花工艺。而其图案来源于苗族服饰刺绣的底样,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几代凿花艺人的努力促进了其特有的装饰形式的发展。因为苗族人们爱美善绣的性格,曾一度让作为刺绣底样的凿花深得平民百姓的喜爱,如已故踏虎凿花大师黄靠天(1923-1997),就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花客”,而其真传弟子邓兴隆也在不断的凿花艺术探索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踏虎凿花的制作方法
踏虎凿花和北方的剪纸的通称剪纸艺术,踏虎凿花又有区别于北方剪纸,从使用的工具上来说是南刻北剪,从表现手法上说南细北粗,从数量上说,南多北少,北方每次剪4—5层,南方可刻10—15层。
1、画稿
根据人们的愿望和情感,把所要表达的意图用“线”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线”的粗细变化,长短的组合,疏密处理,突出“阴线”与“阳线”的比较关系,使稿样的纹样达到和谐统一。
2、固定稿样。
稿样确定后,将萱纸裁成与设计的稿样一样大小规格,整齐叠放在一起。用铁针穿眼,(打眼的部位应在刻去的地方)将纸钉(用生萱纸剪成三角形,捻搓成像铁钉形的)穿进针孔并拉紧,用剪刀剪去两头多余部分,用铁锤将每一个纸钉打紧,这样就算固定好了稿件。
3、凿刻
固定稿件后,就可以在自制的蜡板上进行凿刻,工具有(蜡板、刻刀、剪刀、美工刀、磨刀石、石膏袋、钉锤、铁针、订书机)、凿放的规律一般是由里向外,从上至下,从繁到简,从左到右的程序进行,较大的空白处留在最后。在制作的过程中,可采用阴刻法、阳刻法、阴阳混合刻法,阴阳分刻法四种。
阳刻:刻去空间部分,保留物象线条,突出画面物象的轮廓。
阴刻:是将图样中物象的轮廓线刻去,刻去所表现的线条部分。
阴阳混合:一幅作品中既有阴刻,也有阳刻,使作品更加充实,丰富多种,画画和谐统一。
阴阳分刻:上阴下阳,左阴右阳或反之。
4、装裱
凿花工艺品最后一个程序是装裱。装裱方法很多,有立轴式、镜片式、册页式、压塑式等。
踏虎凿花的获奖荣誉
2008年,踏虎凿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以上就是关于踏虎凿花的全部介绍,希望阅读后能让您对湖南泸溪特产:踏虎凿花又多一点全新认识,如果您对踏虎凿花的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加“中华特产网”微信进行交流,想了解更多湖南泸溪特色产品可点击进入湖南泸溪特产大全继续浏览。
最后更新时间:
编辑:中华特产网编审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