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乞巧果子?正宗上海特产:乞巧果子
内容摘要:想知道乞巧果子是什么吗?本文是一篇详细介绍关于上海特产——乞巧果子的专题文章,由中华特产网编审小组查阅并收集与乞巧果子的相关资料重新整理编辑而成,全文阅读时长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主要包括乞巧果子的基本介绍、乞巧果子的产品特点有哪些?乞巧果子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乞巧果子的制作方法等。
乞巧果子的基本介绍
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是上海地区汉族传统糕点,七夕的应节食品。民间常以“七曲八弯”来形容“七巧”的形状。上海郊县农村有这样的习俗,即新婚妇女在农历七月初七(俗称巧日)走娘家时,都从娘家带些巧果回来送给丈夫。因此,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前后乃是巧果的生产旺季。亦是绍兴地区端午必备食品。
乞巧果子的产品特点有哪些?
形态:呈棱形小块,厚薄均匀。
色泽:表面呈金黄色,油润,无生粉。
口味:入口松脆,具有芝麻香味。
乞巧果子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爱情,于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会做一种精致的小点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织女能在天上相见。当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诚心所感动,将此事汇报到了天庭。玉帝碍于天规无法赦免牛郎织女,但是非常感谢小巧的心意,于是令月老牵线,促成小巧的美满姻缘。
此后,小巧和意中人厮守一生,夫妻不离不弃,和和美美,受到众人羡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学习,在每年的七夕制作性状各异的小点心,祈求姻缘美满,幸福一生,这种点心也被称为“巧果”,流传至今。
乞巧果子的制作方法
材料:特制小麦粉25千克、绵白糖5千克、饴糖3千克、芝麻仁4千克、嫩豆腐2千克、食盐0.3千克、植物油12千克。
制作:
1.水调面团调制:在绵白糖、饴糖、豆腐、精盐中加适量水充分搅拌,然后加入小麦粉、芝麻仁继续搅拌成水调面团,静置片刻,使面团处于松弛状态。面团调制时加水量要恰当,面团宜编硬一些,以便压制皮面。
2.成型:将面团等分若干块,静置片刻(5分钟左右)。可手工成型,也可机械成型。手工成型:案板上撒一些扑粉,用擀面杖(专用木棍)先将面团压扁。然后擀薄(约厚1毫米左右),横向整齐摺叠;摺叠宽度8厘米以内,约在4厘米处的中间从左到右直线开切一刀,再切段,每段宽3厘米以内。在每段摺叠连接处打刀眼(即面片中间切两条缝隙),筛去扑粉待油炸。机械成型:用轧皮机(皮子车)压薄成型。
3.油炸:油锅油温加热到175℃左右,先将生坯筛净扑粉,预防粉受高油温焦化而污染油质,影响制品色泽。再将生坯倒在笊篱中慢慢放入油锅;待浮上油面时,迅速用笊篱拨动生坯,并且不断翻身,待呈金黄色时,立即捞出油锅。
4.冷却、装箱:捞出油锅后,迅速沥去多余的油,摊开冷却,趁微热装入箱内密封。
以上就是关于乞巧果子的全部介绍,希望阅读后能让您对上海特产:乞巧果子又多一点全新认识,如果您对乞巧果子的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加“中华特产网”微信进行交流,想了解更多上海特色产品可点击进入上海特产大全继续浏览。
最后更新时间:
编辑:中华特产网编审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