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东阳竹编?正宗浙江东阳特产:东阳竹编
内容摘要:想知道东阳竹编是什么吗?本文是一篇详细介绍关于浙江东阳特产——东阳竹编的专题文章,由中华特产网编审小组查阅并收集与东阳竹编的相关资料重新整理编辑而成,全文阅读时长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主要包括东阳竹编的基本介绍、东阳竹编的产品特点有哪些?东阳竹编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东阳竹编的获奖荣誉等。
东阳竹编的基本介绍
东阳竹编是产自浙江东阳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与东阳木雕并称为浙江东阳汉族传统工艺美术的两朵奇葩。它在殷商时代开始问世,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在宋代以编织声元宵节的龙灯、花灯、走马灯而著名,到了明清时期,东阳竹编已有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据清朝康熙记载:“笙竹质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可见东阳竹编在清朝以前就被选为贡品而闻名于世。到了清末民初,东阳竹编进入全盛时期。
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东阳竹编的产品特点有哪些?
东阳竹编实用产品有篮、盘、包、箱、瓶、罐、家具等20多种;动物竹编产品有鸡、鸭、鹅、兔、狗等,形象夸张生动。东阳竹编较精细的作品,可在一寸见方面积内,用120根细篾丝编制,因而造型生动,富于变化。
东阳竹编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东阳竹编历史悠久,名师辈出,工艺精巧,风格独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同“东阳木雕”一起堪称盛开在东阳江畔的一对民间工艺艺术姊妹花,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园地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品种。
竹编工艺起源于原始社会。东阳竹编在殷商时代问世,宋代以元宵节灯著名。东阳竹编的元宵花灯、龙灯和走马灯之类竹编工艺灯,在宋代已闻名四方。明清时期,竹编技艺发展迅速,竹编工艺品的艺术性与实用性进一步紧密结合,上至送往京城皇亲国戚的“贡品”,下到寻常百姓的家常生活用品,比比皆是。据清代康熙年间《东阳县志》记载:“笙竹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当时的竹编工艺,主要生产门帘、果盒、托篮等产品,其中书箱、香篮还广泛流行于绍兴、诸暨、嵊州、新昌一带。清朝以前选为贡品,清末民初为盛,早在1915年即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东阳竹编的获奖荣誉
东阳竹编工艺历经千余年的洗炼,其作品已达美轮美奂境地。早在1915年东阳竹纺工艺吕就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赛会上获奖。1984年创作完成的大型竹编屏风,以其高超的编织技艺,获得第四避、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并被列为国家工艺美术珍品而永久保存。1994年,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金杯奖”。
以上就是关于东阳竹编的全部介绍,希望阅读后能让您对浙江东阳特产:东阳竹编又多一点全新认识,如果您对东阳竹编的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加“中华特产网”微信进行交流,想了解更多浙江东阳特色产品可点击进入浙江东阳特产大全继续浏览。
最后更新时间:
编辑:中华特产网编审小组